机关二支部结对帮扶促学生成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13?点击:

2 28 ,机关二支部全体党员在明德楼一会议室与贫困学子举行结对帮扶座谈会,来自政法系、中文系、美术系、物理系的8名贫困大学生从副校级督导兼组织部部长李高海、机关二支部书记罗求实手中接过每人1000元的资助金,连连道:“谢谢、谢谢老师、谢谢母校”。

座谈会上,第一批受帮扶的20105名学生谈了自己受资助1年多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第二批受到资助的3名同学谈了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来自政法系的刘杭同学用客观真实的事实介绍了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取得的较好成绩:“过去的1年多大学生活,有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适应大学生活、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准备国家司法考试、参加校学社联并任公关部长、课余时间社会兼职、在档案馆勤工俭学等等,’我学习工作紧张而忙碌,我的校园生活丰富而温馨”。同时,她用真切的语言表达了对机关二支部全体党员老师的感激之情:“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有幸得到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精心指导和耐心教育,让我们这些贫困学子能够在大学校园安心学习深造,享受着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幸福和温暖,感受着父母般和兄弟姐妹般的爱护和期待”。2010级赵聪同学在给支部书记罗求实的短信中写道:“敬爱的罗老师,很想当面对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的嘱咐、谢谢您的资助,谢谢您多次帮我找勤工俭学岗位,谢谢您的每一个节日送来的慰问和祝福,有您的关心帮助,我思想进步,成绩较好,能力提高较快,请您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物理系2011级学生陈爱说:“我来自农村,单亲家庭,上有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父亲有严重的肺气肿,家境贫穷,但我是一个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是一个勤俭朴素的人,非常感谢老师们慷慨解囊,关心帮助,我一定会珍惜大学生活,珍惜你们的关爱,从政治思想上成熟自己,从心灵情感上陶冶自己,从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优秀大学生,报答老师,报答学校,回报社会”。

座谈会上,机关二支部书记罗求实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此项活动做了剖析和安排,他要求机关二支部全体党员要携手努力、求真务实,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学生感情上的沟通、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共同把结对帮扶活动搞好。他说:“只有把同学们当亲人,同学们才把我们当亲人”。同时,他也希望被帮扶的同学,要牢记学校领导和我们支部全体同志的关怀,不辜负大家的厚望,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和学习品质等方面好好总结、好好塑造,树立远大理想,发愤刻苦学习,始终艰苦奋斗,把自己锻炼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

座谈会上,副校级督导兼组织部部长李高海对结对帮扶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机关二支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是示范党支部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有意义、有创新性的工作,值得宣传、值得学习、值得推广”。他要求机关二支部进一步加强组织,创新载体,给予学生更多关爱,把活动作为事关民生的好事实事持久深入开展下去。他寄予学生“一定要从老师们的关爱中获得学习生活工作的动力,珍惜大学时光,好好学习,勤奋工作,愉快生活,多多锻炼,快速成长,早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才,回报老师、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机关二支部的结对帮扶活动是2010年开始的,活动得到了学足球直播360书记柏连阳、校长郭军等主要领导和组织部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开展好这项活动,机关二支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支委委员任成员的帮扶贫困大学生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先后组织了2次捐款活动(前两批学生资助金共13000元全部由机关二支部全体党员自己捐赠)。

根据帮扶方案,他们采取经费资助(含定期资助:每年下半年在本支部、直属工会小组内组织一次捐款活动,每次所捐款项一次性现场捐赠给学生。不定期资助:采取分党小组对口帮扶贫困学生的方式,对于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资助对象,通过临时捐款的形式,解决他们的一些临时性实际困难。)、教育辅导(即对帮扶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政治上不断成熟,向党组织靠拢;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动向,帮助解决心理疑难问题,使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梦想,激发他们的斗志。)、生活关心(结对子的党员经常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节假日开展送慰问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及其他方式(即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他们寻找勤工助学岗位)。

根据帮扶方案,机关二支部已先后从2010级和2011级学生中挑选了8名帮扶对象。今后每年将从新生中挑选34名帮扶对象,4年后从大一到大四,共计帮扶1520名贫困学子,大约每位党员帮扶1名学生。

机关二支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旨在全面推进支部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弘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以强帮弱、扶贫济困的民族精神,帮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成为政治上成熟、学习上上进、心理上健康、生活上乐观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大学生。同时,他也希望以此呼吁学校能有更多的支部和有爱心的教职员工来关注困难学生,为他们献出爱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王建、罗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