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之前的历史是传说。相传,古代黄河流域有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大部落,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蚩尤部落,后来发展成华夏族,为汉族的祖先。那么,被打败后的蚩尤发展成为什么民族?在哪里发展?
古梅山是莫徭族的祖居地
先从梅山这个地域概念说起。《宋史·梅山峒蛮传》表述: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文中的“潭”、“邵”、“辰”、“澧”,分别指长沙、邵阳、沅陵、常德。可见,古梅山辖资江流域的数万平方公里地域。何为梅山,有好几种说法。
相传,古梅山大地是蚩尤的故里。蚩尤部落被黄炎联盟打败后,四分五裂,一部分在中原被同化,一部分被驱赶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成为东夷,一部分逃回古梅山大地,被称之为苗蛮。
盘瓠被苗蛮后裔公认为始祖的传说,载后汉书卷八十文《南蛮西南夷列传》。文中写道:昔高辛氏(即帝喾)有犬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人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所知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女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
传说苗蛮后来又分化为瑶族、畲族、苗族,亦是古梅山的主体民族。因“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而不服徭役,瑶、畲、苗族,又被中原汉族称为“莫瑶”。
古梅山地域的莫瑶族,公认张五郎为神。相传,蚩尤在八十一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张五郎。他是梅山道教中掌管梅山兵马的地方神灵,惟一一个能够倒立的神。
新化是苗瑶民族的聚居地
莫瑶人,被汉人简称为瑶人。北宋熙宁五年即1072年,建新化县。那时的新化县,面积达几万平方公里,实为瑶蛮和其他各族梅山蛮融合聚居之地。清道光《新化县志·丛录》有语:“相传邑在宋初有生户、熟户,生户者邑西笋牙诸山峒瑶也,熟户者内地民也。民避税,多以田寄瑶。”文中的“邑西笋牙诸山”,是湘中西部的雪峰山脉东麓群山。“多以田寄瑶”,表明“内地民”与“峒瑶”和谐相处,
今天新化县的大熊山、奉家山,在两宋以前,没有得到开发,是边远偏僻的山区,“不与中国通”,加上山势险恶,易守难攻,便于自我保护;海拨700米到1600米的高度,座落于湿润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有利生存和发展。这具备了能让瑶族人聚居的生态条件。
新化县的山山岭岭,到处有瑶人居处过。现以新化县的奉家山为例。在奉家镇大桥村的花溪岗,有个瑶人寨,至今残存着48个石头屋遗址。奉家镇双林村有杩树界瑶人屋场遗址,沙坪里瑶人屋场遗址,有一座名叫瑶人界的大山。在奉家镇长茅界的一个山窝里,有一座保存着墙体的石头屋,屋内遗存着饭碗,旁边有一石臼,八个角,底已穿,屋内长着一丛野蜜猴桃,藤粗水桶股大,一年产果过千斤。古稀老人杨理淡说:“我听我父亲讲过,那是瑶人屋场。我父亲小时候见个那家瑶人。后来,那家瑶人去了今隆回县的虎形山。”奉家镇报木村老农刘继清说,在与三节洞遥相对应的椅子坑里,有一个小湃叫“课堂湃”,瑶人在那里办过学堂,我爷爷在那学堂里读过书。
座落在毛坪村境内的乱山坪林场,海拔1000米至1200米,现有成林杉树7200亩。据毛坪村民委员会主任余助坤介绍,乱山坪曾为瑶寨,是瑶民的繁华山寨,有多个纺纱织布坊,因为瑶民晾纱而叫晾纱坪,后被人写成浪山坪,如今,成了乱山坪。
融合与迁徙是瑶民“殆尽”之因
清朝同治11年,即1872年,修了《新化县志》,上有纪录:“新化瑶民于明末迁徙殆尽”。1953年的新化县人口普查,没有瑶人。那么,新化县无处不在的瑶人哪里去了呢?答案是融合与迁徙,融合是主流。
融合与同化不同。同化有主次之分,融合没有主次之风,是在平等的前提下汉族和瑶族合二为一。以奉家山为例。无山不有的瑶人遗址,证明奉家山是瑶人之山,是新化瑶人之魂。今天的奉家山,奉姓人是旺族,占整个奉家镇人口一半以上。因此,有梅山研究学者大胆提出了,“奉姓人就是瑶人”的观点,还有学者提出了“奉姓人同化了瑶人”的观点。都颇有道理,但后者更接近事实。从奉氏族谱分析,应该是奉姓人与瑶民合二为一。
奉朝瑞是奉家山全体奉姓人的祖宗。奉氏族谱记载:南宁光宗绍熙四年,徭獠扰攘,南蛮猖獗,屡征弗克。九月,敕差高皇城同与奉朝瑞率旅南征收荡,驻扎锡溪,未探巢穴,而与知贼情。乃严肃队伍,整备器械,率义勇丁夫,师神武昭,赫于天下。从冬十一月至次年夏,大小六十余战,杀奔贼营,用火攻烧,斩首数百人,血流成渠,捕贼首赖三,押解怅前。不数月,辰、沅、武、靖三十六峒,莫不畏威怀德,诱化降服,德以顺化,其乱始平。事后,由高皇城返命敷奏,朝庭并无调召之意,只赍紫章券绶,以世官爵,增粮饷以优兵卒,并议补防遏使,更谕父承子袭,永振南藩,遂下梅邑江东、坪下、锡溪而家。记录的是奉朝瑞奉命征剿蛮夷的史实。文中说得很清楚,奉朝瑞所率的部队,战争结束后,将士没有返回朝庭,就地遣散。奉朝瑞的后代,居住在今天溆浦县江东镇,新化县奉家镇坪下村、水车镇锡溪村等地。可以断言:奉朝瑞的后人后来与当地瑶人和苗人、侗人等融合为一体,共同创造了紫鹊界等地灿烂的农耕文明。关于这点,也可以从奉氏后来的口述历史得到应证,没有奉姓人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的传说。
迁徙,是战争的产物。1072年,建新化县后,有过好几次战争,包括1193年高皇城与奉朝瑞的平南蛮战争,导致大量难民迁徙,有的迁徙到与湖南相邻的外省,有的沿雪峰山脉毫无目的前行,哪里易守难攻,较为安全,就在那个山地里安家。要指出的是,难民中有少数民族人,也有汉人。
“新化瑶人于明末迁徙殆尽”,是普查不彻底的结论。其实,普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里,新化还有少数徭人,只是他们居住在奉家镇的长茅界大山中,百牛塘大山中。随着自己生存和繁衍的受挤压,他们陆续迁徙到溆浦县中都乡庄坪村或隆回县虎形山一带聚居。
(作者:杨亲福 来源:娄底新闻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