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
一、专业办学基本情况概述
足球直播360体育教育专业创建于1978年,为专科专业,2000年开始先后与湖南师范大学和吉首大学联合办学,培养了四届“专本沟通”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2004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单独招生,学制四年。本专业现设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球类、民体田体育四个教研室;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一个,下设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体育心理、体育测量与评价和运动生物力学六个分实验室;另设有全国大学生龙狮培养基地一个和校级体育保健康复研究所一个。在娄底和湘潭两市的10所中学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形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教学基础。
本专业自升本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对本专业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建设,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充实了办学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体育教育专业于2006年7月被确定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2008年4月被确定为湖南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9月通过了“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的专家评审。2010年7月民族传统体育、体操、田径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
二、专业定位与规划完成情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其完善情况
(一)定位与规划(十一五)完成情况
1、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定位是“强化实践、构建特色,立足湘中、服务地方、辐射全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为主、兼顾基层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它符合我校的整体定位,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确定,以期在重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强化专业基础与专业应用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关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服务于基础经济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复合性体育教育人才。
2、规划(十一五)完成情况
(1)形成了稳定的办学规模,专业生源好,现有全日制在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992人。
(2)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成了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升本时,本系有专任教师28人,四年中送培博士1人,硕士8人;晋升教授4人(两人已调离),副教授7人;引进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硕士7人,优秀本科生5人。目前在岗教师5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9人,讲师12人;博士1人,硕士18人(另有硕士在读14人,博士在读1人)。
(3)教学场馆和器材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2004年后,投入千余万元建成塑胶田径场(人工草皮足球场)一座和田径房、排球房、龙狮房等7处室内运动场所;各类教学用房25间,其中:专用教室10间(多媒体教室7间),实验室用房15间;新建综合性体育馆已主体竣工,预计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平均每年40万的资金投入保证了体育器材和实验设备的扩增,仪器设备总值由四年前的10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00万元。
(4)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和教研成果。四年来,本系教师获得省级科研、教改课题立项1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人均公开发表论文3.62篇(第一作者),公开出版专著6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3部。
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其完善情况
升本以来(2004年)本专业培养方案历经了四次完善修定过程,分别是2004版、2005版、2007版、2010版。
1、培养目标:
2004版培养目标是: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紧扣素质教育需要,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能胜任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2007版和2010版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培养方案及其完善情况
(1)2004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同时依据教学计划的进程制订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05年后,我们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对本系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使本系的课程设置在专业模块上层次更分明,课程体系更优化,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有力,更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教学,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
(2)主干课程: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
(3)培养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设置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实行专业课程模块化和专业方向分流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4)措施: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我们明确了“外树形象,内抓素质”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采取了系列措施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和完善场馆和实验设施建设,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组织了系列体育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锻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挖掘优势项目进行长期训练,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进而建成特色;同时,我们还与娄底和湘潭两市的八所中学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合作关系,保证了培养计划的贯彻和实施,使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三、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有25名教师先后到国内知名院校进修、读研、做访问学者。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人才的引进上学校和本专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成绩显著,共引进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7人。同时,本专业制订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与教改工作,形成了以教授专家、学术骨干为科技带头人,专业教师全面参与科研的氛围,2004年至今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1、整体结构
体育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9人,讲师12人;博士1人(另有1人在读),硕士18人(另有14人在读)。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数的45.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数的35.8%,青年教师(≤35岁)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37.0%,,本专业师资队伍总体结构基本合理。
2主讲教师
本专业现任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有50人,占专业教师数的94.3%;专业必修课均由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主讲(除外出参加高访或读博、读研的教师外),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均为本专科学生授课。
3师资培养与教学水平
四年来,为了建立一支学识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及系部制定了相应政策,采取了积极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力度,主要表现在:
(1)提供优越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系工作。本专业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学院对来我系工作的专业教师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如来校后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等,四年来共引进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7人。
(2)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知名院校攻读全日制硕士及博士学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做访问学者,提高了现有教师的学术水平。四年间先后选派了25名教师外出学习,1人获博士学位,8人获硕士学位。
(3)自挖潜力,以老带新,开展“一帮一”活动。为了培养青年教师,学院每年举办新教师岗前培训班,系里则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使其迅速适应本科教学。
(4)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利用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考评机构,对本专业任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并开展教学比武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四年来,本专业教师中先后有1人获湖南省优秀教师“二等功”,1人获娄底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获足球直播360十佳教师,17人次获教学先进个人。总体上,本专业教师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搞好教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学术交流
为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本学科五年间送培20余人次至国内各知名学校访学和攻读博士与硕士学位,时间均在一年以上,有利地提升了学科成员的学历层次,更新了知识结构。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学科成员外出参与本学科高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年平均10余人次;在“送出去”的同时,我们还力争“请进来”,五年间我们先后承办了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学术会议和活动4次,累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来系讲学10人次,另组织学术沙龙进行学科成员间的学术交流活动24次。
(二)学科水平
2000年3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体育教育专业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招收“专本沟通”本科学生,标志着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建设开始启动。2006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此后开始了较高水平的建设期。五年的建设,本学科在学足球直播360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体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
1、学科方向及研究特色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点已经形成以下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学生体质与健康、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学科的建设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以该学科为依托的专业建设和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了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定向越野》和《足球》运动项目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五年来,本学科出版专著10部,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 项,省部级课题34项,其他科研课题45项;发表学术论文205 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7 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
2、学术队伍的建设情况
高质量的学科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取决于高质量的学术队伍。五年来,我们一直着力于学科队伍建设,着力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人员的培育和建设,利用专业优势,多方筹措学科建设经费,改善办学和学科建设条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至“十一五”末,本学科已有成员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 人,讲师10人;从学历结构看,硕士18人;从年龄结构看, 40-49 岁8 人,40 岁以下12人,结构相对合理,没有老化、断档现象。通过这些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学术队伍,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才培养情况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既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建设中,我们始终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关系,花大力气抓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大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力度,确保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先进性
根据当前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先后进行了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的改造与调整,最终形成了“淡化专业界限、优化知识结构、实施通才教育;加强基础,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并以此思路为指导,修正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力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达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2)以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突破口,切实落实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目标。
以专业改造与教学改革形成的基本思路为指导,我们对体现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各类教学计划进行了较彻底的修订,使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教育、注重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原则。对隶属于我系的专业课程,采取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主要有:制定我院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标准;以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课的建设;通过修订和完善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更新和规范教学内容;合理布局专业主干课的师资力量,确保主要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并以此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通过教学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促进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自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我院教学与科研的具体要求,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性文件等,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以下要求:①⑤把课堂讲授、辅导、讨论和学生自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②课堂讲授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重点掌握每门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③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不同、与师不同的思路和见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④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电化教学设备,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信息资源优势,以便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⑤逐步探讨和改进考试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鼓励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条件与教学管理
(一)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现建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一个。
足球直播360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原名体育系实验室,组建于1978年。1999年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2000年12月通过湖南省教育厅“双基”实验室评估,被授予“合格实验室”称号。2007年实验室由原址搬迁至职教部大楼,大大改善了实验用房和其它硬件设施。2011年11月再次通过湖南省教育厅“双基”实验室评估,被授予“合格实验室”称号。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实行学校教务处和体育科学系共同管理校系二级管理体制。
实验室外下设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体育心理、体育测量与评价和运动生物力学6个实验分室,共计使用面积近900平方米,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计1071台(件),总价值达179.79万元。仪器设备中单价800元以上(含800元)的478台(件),总价值达156.81万元;800元以下耐用品593台(件),总价值达22.98万元。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相符率达100%,完好率达98%。
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实验室承担了6门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和足球直播360师生的体质检测任务,实验开出率达96.8%,每门课程实验项目均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到100%。同时为师生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其中体育保健和体育测量与评价两个分室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面向足球直播360师生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本实验室重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现有年龄、学历、职称合理的专职及兼职实验教学与管理、技术人员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2人,工人1人;博士1人(在读),硕士9人(含在读2人),学士1人,其它1人,平均年龄38岁。人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二)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依据。在教学中,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外,也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举行各种相关的学科类知识和技能竞赛,每年在学生中举办的体育相关基本技能比赛,深受同学们的好评。所有体育场馆进行了教学和实践改革,广大同学能够经常到所需要场馆进行专业实践,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作为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组织学生到本市的各个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并制定相关的假期见习实践表,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去当地的小学了解实习和就业情况。教育实习采用分散和集中实习的方法,从实习学校的联系开始就锻炼学生与外界的沟通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基本体育技能是必须的。因此我系规定所有的同学都必须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在系领导、老师的支持帮助下,我系学生的相关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较高水平。
本专业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实习基地建设方案。经多年建设,现建有教育实习基地8个,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教育实习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基地学校原任教师和班主任参加教育实习全程指导,集中实习时间8周,时间和经费均有保证,效果好。同时把娄底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组织的中学生各项目运动会,娄星区和开发区教育局与体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运动会、学院体委组织的运动会作为我们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教材与图书资料
教材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优秀教材是保证教学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为此,本专业依据学院相关规定,制订了教材选用制度和教材评估指标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教材的选用质量,明确了选用教材审批权限和管理程序。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占94.7%,省(部)级规划、统编、推荐教材占5.3%,且全部采用最新版本;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多途径地灵活选用规划教材和特色教材。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组织本专业教师编写了《科学运动与健康》、《大众运动健身》、《体育环境导论》、《徒步定向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设计》等教材,被多个学校选用,反应良好。多年来,教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既选用优质教材,保证教学质量,又依实际选用特色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图书资料能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学校图书馆专业书籍较多,且我院图书馆是中国知识网的包库用户,教师可以免费查阅资料,并对学生开放了电子阅览室。在系部音像资料室建设方面,注重购买与收集相结合,充实多媒体教学素材。
四、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一)升本以来毕业生毕业率、学位获得率、就业率一览表
本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外省生源逐年增加,从开办至今,生源较好,每年完成招生计划100%,到校率99%,本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992人。目前即将毕业的2004级学生中,53%已签定就业协议或已有明确的就业去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社会需求基本吻合,就业形势较好。
届别 |
专业 |
学生总数 |
毕业情况 |
学位 |
备 注 |
||
毕业人数 |
毕业率(%) |
获得人数 |
学位获得率(%) |
||||
2008 |
体育教育 |
221 |
196 |
88.7% |
161 |
72.8% |
? |
2009 |
体育教育 |
299 |
295 |
98.7% |
249 |
83.3% |
? |
2010 |
体育教育 |
215 |
207 |
96.28% |
193 |
89.77% |
? |
2011 |
体育教育 |
250 |
246 |
98.40% |
243 |
97.20% |
? |
2012 |
体育教育 |
199 |
191 |
96% |
187 |
94% |
? |
(二)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依据。在教学中,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外,也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举行各种相关的学科类知识和技能竞赛,每年在学生中举办的体育相关基本技能比赛,深受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严格执行人才培养计划,狠抓教学运行管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使本专业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达到了培养规格的要求。
从四个年级已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考试结果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通过实验、专业实践、教育实习和学生业余组织活动等环节,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专业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各级学生裁判员等级平均过关率达98%,普通话平均通过率96.8%。英语三级平均通过率为68.8%,其中累计有37人过了四级,10人过六级,计算机平均通过率为89.6%,累计有97人参加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录取线。本专业累计有20名余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400余名学生获省级奖学金。
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基本体育技能是必须的。因此我系规定所有的同学都必须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在系领导、老师的支持帮助下,我系学生的相关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参加各类竞赛,获全国奖项104人次,获省级奖项92人次,特别是定向队和龙狮队多次在全国冠军赛和大学生锦标赛上多次获得金牌,确定了在全国同类专业中的优势地位。
(三)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对于我系首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系里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制定了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论文环节的指导,强化过程管理;在时间上安排也较早,确保有充裕的工作时间;在选题上严格把关,提出了“立足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必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难易程度适中”的选题原则,对所有选题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要求学生必须撰写两千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才能撰写开题报告和开题。依据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或硕士(含)以上学位,指导学生不超过8人为选用原则,选择多名教师担任各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比例合理。
正因如此,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全省的体体育专业本科学生论文报告会中屡获奖励,名列全省前矛。具体情况如下:
编号 |
获奖项目 |
级别 |
等级 |
获奖者姓名 |
指导教师 |
获得年份 |
1 |
新课程改革与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
省级 |
三等奖 |
闵彩霞 |
王金稳 |
2008.5.31 |
2 |
健身街舞对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及推广价值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谭璐 |
王国基 |
2008.5.31 |
3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李志辉 |
彭健民 |
2008.5.31 |
4 |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调查与课程改革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刘丽 |
赵激扬 |
2008.5.31 |
5 |
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
省级 |
一等奖 |
卜浩亮 |
彭健民 |
2008.5.31 |
6 |
湖南省普通高校啦啦队运动开展的调查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张娟 |
唐宇钧 |
2008.5.31 |
7 |
高校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
省级 |
三等奖 |
张德会 |
曾黎 |
2008.5.31 |
8 |
论传统武术价值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
省级 |
三等奖 |
肖敏 |
杨俊军 |
2008.5.31 |
9 |
湘中地区高校校园体育赛事赞助调研 |
省级 |
三等奖 |
夏妍妍 |
唐宇钧 |
2008.5.31 |
10 |
娄底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探讨 |
省级 |
三等奖 |
龙白梅 |
罗宇 |
2008.5.31 |
11 |
湘西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特征 |
省级 |
三等奖 |
王政军 |
龙宋军 |
2008.5.31 |
12 |
太极拳运动对调正大学生不良心理行业的作用 |
省级 |
三等奖 |
刘艳红 |
蔡开明 |
2008.5.31 |
13 |
体育明星广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省级 |
一等奖 |
焦霞 |
龙宋军 |
2008.5.31 |
14 |
项群归类教学法在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向淡霞 |
曾黎 |
2008.5.31 |
15 |
娄底市高校体育社团经费运行模式的探讨 |
省级 |
三等奖 |
陈平 |
罗宇 |
2008.5.31 |
16 |
株洲市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谭娟 |
王国基 |
2008.5.31 |
17 |
娄底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 |
省级 |
三等奖 |
陈东祥 |
张凤彪 |
2008.5.31 |
18 |
娄底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
省级 |
二等奖 |
李姣莲 |
王金稳 |
2009.5.25 |
19 |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情况 |
省级 |
三等奖 |
李燕 |
王国军 |
2009.5.25 |
20 |
娄底市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状况与研究对策 |
省级 |
一等奖 |
刘媛珍 |
王国军 |
2009.5.25 |
21 |
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形体影响的研究 |
省级 |
一等奖 |
张佳 |
刘玉江 |
2009.5.25 |
22 |
湖南高校体育教育武术普修教学模式研究 |
省级 |
三等奖 |
陆敏 |
杨俊军 |
2009.5.25 |
23 |
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身体机能评定指标研究 |
省级 |
一等奖 |
戴江洪 |
宋卫红 |
2009.5.25 |
24 |
《体育与健康》课程“人教版”初中教材分析 |
省级 |
一等奖 |
陈 剑 |
彭健民 |
2010.5.15 |
25 |
湖南省高校体育保健学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 |
省级 |
二等奖 |
胡 蓉 |
王国基 |
2010.5.15 |
26 |
体育赞助资源开发效益对湖南高校体育产业影响研究 |
省级 |
二等奖 |
闾 福 |
唐宇钧 |
2010.5.15 |
27 |
新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 |
省级 |
二等奖 |
徐 娜 |
刘玉江 |
2010.5.15 |
28 |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足球直播360为例 |
省级 |
三等奖 |
陈梦姣 |
王国基 |
2010.5.15 |
29 |
衡南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
省级 |
三等奖 |
王 惠 |
王国基 |
2010.5.15 |
30 |
我国体育明星不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
省级 |
三等奖 |
刘 昊 |
范冬云 |
2010.5.15 |
31 |
2011年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结果的思考 |
省级 |
一等奖 |
戴霞 |
王金稳 |
2012.4.29 |
32 |
体育专业学生隐形逃课的现状分析 |
省级 |
一等奖 |
刘健 |
杨纠纠 |
2012.4.29 |
33 |
2011-2012赛季CBA外援引入影响因素分析 |
省级 |
三等奖 |
刘维政 |
龙宋军 |
2012.4.29 |
(五)思想道德与身心素质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教育,依靠一支较强的学生管理队伍,从日常管理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和道德教育,使学生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上积极进取,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本专业学生思想比较敏锐,活动能力较强,以院系两级体育竞赛的开展为契机,鼓励学生应聘各普通系部运动队的教练工作,并积极主动承接各项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培养学生课外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按照学院有关规定,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工作;同时亦鼓励学生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技之长有组织地进入社会进行健身指导、保健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系党支部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建工作,十分重视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现在我系党支部下设3个分党支部,党员人数已达到近200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00余人,占大学生比例10.46%。继续加强了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每年举办一期积极分子培训班。系党支部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系党支委坚持每年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一次党员民主评议和评选“优秀党员”活动。坚持开展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本专业通过周三团组织生活、优秀团活动、三月学雷锋、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有超过9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200多名学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有98名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此外,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如:本专业学生等获得足球直播360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连续四年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我系选送的文艺节目均获一等奖。
(六)教师科学研究成果
积极开展本学科的科研活动,既是提高学术队伍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1.科研项目
几年来,学科成员在完成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具体做法是以项目申报和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学科建设和学科成员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五年间,本学科共承担了80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4项,校级课题40项。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夯实了科研基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出了系列化的研究成果,全面促进了本学科的建设。
2.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的多少及奖励级别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近年来,本学科取得各级各类成果获14项,其中,由蒋毅教授主持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由刘玉江教授主编的《徒步定向教学运练理论与方法》获省级优秀教材奖;由唐宇钧教授主持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与组织建设》获娄底市社科成果三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增强了学科成员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本学科的社会知名度,促进了学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学术论文与著作
五年间,本学科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5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57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31篇;出版专著10部,教材(教参)3部。
(七)本专业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特色培育为标志,体育教育专业确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
2.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为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2006年);
3.以运动训练和竞赛及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为依托,定向越野和足球两个运动项目被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并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2010年);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流变的历史审视及有效配置研究》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9年);
5.《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06年);
6.《徒步定向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获省级优秀教材(2008年);
7.田径-体操-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2010年)。
8.体育教育训练学被确定为校级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十二五继续获得资助。
五优势项目
本系在办学过程中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独到之处。
本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办学四年来,本系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特色工作来抓,制定本系学生实践培养方案,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于2006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设置了龙狮、定向运动、田径、篮球等代表队并长年坚持训练,逐步确定了龙狮运动和定向运动两个项目在国内和省内的优势地位。
(1)为巩固定向运动和龙狮运动两个项目的优势地位,我们本着“以训带教,以教促训,全面提高”的建设思路,在本系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定向和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内容为龙狮运动)两门特色课程,均开设36学时。教学训练两手抓的举措确保了两项目的长盛不衰,我校现已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狮分会的训练基地,并获得“百校龙狮进课堂”的优秀单位;定向运动课程的开设现已面向足球直播360学生,学生选课踊跃,2007-2008学年度共开设7个定向运动选项班。
(2)定向运动作为本系的优势项目,每年均参加国家级与省级的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战绩:2004年7月参加第十届全国定向锦标赛,获团体第四名,吴霞获得女子长距离冠军,是我校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随后于同年8月入选中国国家定向队,教练郑寿星老师成功竞聘为国家青年定向队教练;2005年11月参加由国际定向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定向排位赛暨国际定向公开赛,我院定向健儿与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等38个国家地区的600多名定向运动员同场竞技,熊唤群获世界定向排位赛女子组第20名(张灿第23名),成为我国首位进入该赛事前二十名的选手;蒋婷梨获国际定向公开赛第4名;2005年11月参加湖南省学生定向锦标赛,我院选手将将大学生组九座团体冠军奖杯席卷而空,并夺得4金4银3铜11枚单项奖牌,战绩辉煌;2007年参加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和全国学生定向精英赛,共获金牌3枚,银牌和铜牌数枚,表现优异。
(3)龙狮队常年保持在全国大学生龙狮运动领域的优势地位,至今已参加三届全国大学生龙狮锦标赛,每届均获得2枚以上的金牌;尤其是北狮项目,更是以动作的难度和创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确保了领先的优势,今年已获全国大学生体协的批准,开办高校龙狮运动北狮项目教练员培训班。
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两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体表现在:
(1)每年对学生进行等级裁判员和等级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四年间共培养学生等级裁判员(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500余人;等级社会指导员(国家一级、二级、三级)400余人;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体体现在承担娄底市各项目学生运动会、学院田径运动会及院系各项目竞赛(篮球、排球等)的组织与裁判工作,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2)面向足球直播360成立了健身俱乐部和健美操、篮球、足球、羽毛球、轮滑、定向、体育保健等运动项目协会,并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系列活动,健身俱乐部于2006年获得省百优社团。以协会为平台,锻炼学生的活动组织、教学训练能力,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四年间,本系共派出60余名学生到娄底市各健身场馆担任健身指导员;面向足球直播360师生开办了健身俱乐部、各项目训练班,惠及学生千余人;龙狮队应邀外出表演50余场。
(3)利用教师特长培训了一批具有保健康复指导和服务能力的学生。四年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有超过60人的学生面向足球直播360师生员工进行保健康复服务上万人次。
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人才培养的层次有等提升
由于我院至今还没有本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人才培养仅限于本科层次,使得已经形成的学科优势和建设成果不能及时融入高一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使学科建设不能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提高和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我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也需要学校在培养的整体环境和综合实力上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2.高层次课题立项数量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争取到的高层次科研课题总体偏少,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除了我们在学科建设中的主观努力不够外,本学科的学科分类级别和层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
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作保证。从经费投入来看,由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课题的资助经费本来就偏低偏少,加之我们争取到的课题数量还不够多,因而通过科研项目争取到的学科建设经费极为有限,制约了学科建设所必须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在本学科恢复重建以后,虽然在经费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通过争取项目经费来解决这一问题。从精力投入来看,本学科专业教师由于办学规模的原因,教学任务极为繁重,用于科研的精力相对较少。科研成果总体偏少,科研成果的质量普遍不高,因而影响了学科建设的总体效果。
4、学术交流不够
我们虽然在学术交流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地域和经费的原因,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的人数仍不够,交流层次不高;国内的多,国际间的少;一般的交流多,权威性学术交流少。学科骨干基本上没有相对稳定的对外交流渠道和方式,这一方面不利于开拓学科建设的视野, 很难及时把握学科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扩大我校本学科的社会影响。
5、实验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四年内,将更进一步地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培养和引进2-3名专职实验教师;完善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全面加强本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6、师资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每年选派2-3名35岁以下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每年引进硕士2-3名、博士1-2名,以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师资的学历层次。
7、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积极响应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进修提高,以强化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理念并付之行动;以“骨干教师教学改革示范课”、“教师教学比武课”、“教学改革全面进课堂”等系列措施来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七、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对策